基因编辑技术突破性进展!CRISPR 新技术实现活细胞 RNA 实时追踪
发布时间:
2025-03-05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技术 ——smLiveFISH,它就像给细胞里的 RNA 装上了纳米级 GPS,能实时追踪天然 RNA 分子的动态,直接把我们对生命微观世界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RNA 在生命活动里的作用可太关键啦,它就像个精准的指挥官,控制着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这些生命过程。以前呢,研究人员想了解 RNA 的行为,只能通过固定细胞成像这种 “静态快照”,或者给 RNA 插入荧光标记序列这种 “人工标记” 的方法,就好比通过化石来猜恐龙怎么运动,根本没法知道 RNA 在活细胞里到底是怎么 “工作” 的。
这次的 smLiveFISH 技术,把 CRISPR-Csm 系统改造得超级厉害。简单来说,它设计了 24 - 48 个靶向 RNA 的 crRNA 探针阵列,再搭配上带着好几个 GFP 标签的 Csm 蛋白复合体,一下子就解决了传统成像技术信噪比不够的难题。用这个技术,研究人员看到了 NOTCH2 mRNA 和 MAP1B mRNA 的神奇运输过程。
NOTCH2 mRNA 很有意思,它有两种 “行动模式”。大部分(71%)像被 “钉” 在内质网表面,几乎不动;小部分(29%)能在细胞质里自由扩散。研究人员用嘌呤霉素抑制翻译后发现,原本 “安静” 的那部分 NOTCH2 mRNA 变得活跃起来,这就证实了 mRNA 能通过新生肽链 “锚定” 在内质网,精准地把蛋白质送到该去的地方。而且,NOTCH2 mRNA 还特别 “聪明”,集中分布在离细胞核 10 - 20μm 的地方,这样既能提高翻译效率,又能及时处理错误折叠的蛋白,还能快速响应信号,要是它的 “居住位置” 不对,就可能引发发育异常和癌症。
MAP1B mRNA 则像是在细胞里开 “特快专列”,沿着微管以平均 1.3μm/s 的速度向细胞边缘 “狂奔”,最快能到 2.5μm/s,运输的时候还会间歇性停顿,偶尔跑错方向还能折返。当翻译被抑制时,它不但没减速,反而加速到 1.5μm/s,看来翻译复合体就像个 “刹车”。而且,它大部分都分布在细胞边缘,细胞迁移或者轴突生长的时候,能马上翻译出需要的蛋白。
这项技术的优势可太多了!它不用往 RNA 里插入人工序列,不会影响 RNA 原本的状态,在好多细胞系里都能使用,时间分辨率能达到 100 毫秒,能捕捉到 mRNA 瞬间的变化,还不会干扰 mRNA 的丰度、降解和翻译效率。
从应用前景来看,它能助力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转移等疾病的研究,还能用来开发新药,构建的 “RNA 运输图谱数据库” 以后说不定能找到新的生物标志物。在技术拓展方面,多色成像、药物筛选、基因治疗等领域都能用到它。
不过,新技术也带来了一些伦理问题,像能不能观测受精卵的 RNA 动态、技术会不会被滥用、数据太多怎么处理等等。但科学界已经在行动,建立伦理框架,让这项技术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smLiveFISH 技术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生命运作的 “黑箱”,让我们离解开生命的时空密码又近了一步。相信在它的帮助下,那些困扰我们很久的疾病难题,未来都能找到解决办法!
最新动态
开启“空中生命线”,银丰低温医学团队参与中法空中紧急医学救援培训
2025年1月,银丰低温医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到“中法空中紧急医学救援培训”中,并获得资格证书。这意味着团队在国际紧急医学救援领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银丰生命延续计划纪录片《中国温度》获评2024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银丰生科院生命延续计划纪录片《中国温度》获评2024年度品牌建设优秀案例。此前,该片还获评中国外文局举办的“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大赛” 全国奖项。
11月5日下午,欧洲“干细胞之父”、德国终身国家科学顾问、德国干细胞研究协会创始主席、科隆大学神经生理学究所所长Jürgen Hescheler (于尔根·海席勒),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系临床副主任、德国哥廷根大学未来医院负责人Claus Wolff-Menzler(克劳斯·沃尔夫-梅茨勒),德国哥廷根大学药剂学副主任、实验室战略采购主任、医学中心分析实验室诊断商务总监Ulf Oesinghaus (乌尔夫·奥辛豪斯),德国Mediq Innovation医疗创新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Jan Wende (杨·文德)……
探索生命科学,预见未来奇迹。10月29日,银丰生命延续计划会员线上交流会圆满结束。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银丰生科院)临床响应中心主任Aaron·Drake及低温医学团队参与了本次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