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banner
2
生命延续计划科研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
1

科技与温情交织:3D生物打印助4岁藏族女孩重获“新生之鼻”

发布时间:

2025-03-21

“我能闻到香了!”来自四川甘孜的4岁藏族女孩央拉(化名),近日在受访时高兴地说起“阿妈煮的酥油茶”。

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重建

2025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里,4岁的藏族女孩央拉(化名)轻轻触摸着刚佩戴上的“新鼻子”,重新闻到香气,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是一场科技与生命奇迹的碰撞。

央拉来自四川甘孜,三个月大时因黄鼠狼袭击导致鼻部组织严重损毁。多年来,父母带她辗转多地求医,但传统手术因涉及复杂的神经与供血系统重建,始终无法实施。2024年,华西口腔医院将这一特殊病例推荐给西安交大王晶教授团队,后者凭借3D生物打印与AI定制技术,为女孩“种”出了与原生组织高度契合的义鼻

科技向善:从实验室到生命的“温度传递”

王晶团队通过亚毫米级三维扫描技术,团队获取了央拉面部结构的细节数据,并结合其家族成员的鼻部特征,利用生成式AI构建符合藏族面部美学的虚拟模型。采用铂金硅胶材料,结合高精度自动化上色技术,使义鼻的肤色、毛孔、血管纹理与央拉面部完美匹配,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此次手术不仅为患儿重建生理功能,更重塑了生命尊严。考虑到孩子的成长需求,团队承诺将持续跟踪调整,未来每3-5年更换一次义鼻,确保功能与美观同步更新。
这一技术不仅填补了低龄患者鼻部重建的医疗空白,更以仅为国外同类产品1/10的成本,实现了高端医疗的普惠化。

银丰生科院聚焦3D生物打印

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探索以胎盘、脐带等为原料,采用脱细胞、冷冻干燥、液氮研磨、酶处理等方法形成多种类型不同形态的组织工程基质材料,开展性能检测、细胞毒性检测及动物实验,同时利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组织工程材料制备成生物墨水,通过3D打印方式实现快速、精准、定制化的填充软组织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这种特殊的同种异体生物材料中含有从人体组织中提取的细胞外基质,相较于其他传统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组织诱导能力,在各种软组织的填充和再生修复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3D生物打印与AI定制相结合,让个性化医疗从“奢侈品”变为可及方案,人类正见证再生医学从实验室走向普惠医疗的历史性跨越。正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期评论:"这不是简单的器官复制,而是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终极对话 —— 以科技之美,修复自然之殇。"
 

最新动态

开启“空中生命线”,银丰低温医学团队参与中法空中紧急医学救援培训

2025年1月,银丰低温医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到“中法空中紧急医学救援培训”中,并获得资格证书。这意味着团队在国际紧急医学救援领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银丰生命延续计划纪录片《中国温度》获评2024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银丰生科院生命延续计划纪录片《中国温度》获评2024年度品牌建设优秀案例。此前,该片还获评中国外文局举办的“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大赛” 全国奖项。

欧洲“干细胞之父”一行莅临我院低温医学中心考察参观

11月5日下午,欧洲“干细胞之父”、德国终身国家科学顾问、德国干细胞研究协会创始主席、科隆大学神经生理学究所所长Jürgen Hescheler (于尔根·海席勒),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系临床副主任、德国哥廷根大学未来医院负责人Claus Wolff-Menzler(克劳斯·沃尔夫-梅茨勒),德国哥廷根大学药剂学副主任、实验室战略采购主任、医学中心分析实验室诊断商务总监Ulf Oesinghaus (乌尔夫·奥辛豪斯),德国Mediq Innovation医疗创新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Jan Wende (杨·文德)……

赋能低温!银丰生命延续计划会员线上交流会圆满结束

探索生命科学,预见未来奇迹。10月29日,银丰生命延续计划会员线上交流会圆满结束。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银丰生科院)临床响应中心主任Aaron·Drake及低温医学团队参与了本次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