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T赋能冷冻保护剂研发,为低温保存提供新策略
发布时间:
2025-07-11
俄罗斯科研团队近日发表突破性成果,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合实验验证,成功揭示蔗糖分子在低温保存中的分子机制,为生物样本冻干工艺优化和低温保存提供了全新策略。该研究不仅解决了冰晶损伤这一长期困扰低温生物学的难题,更开创了“理论计算指导实验设计”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在生物样本低温保存领域,冰晶形成导致的细胞损伤始终是核心挑战。传统冷冻保护剂如二甲亚砜(DMSO)虽能降低冰点,但存在毒性风险,而糖类保护剂的选择缺乏科学依据。俄罗斯团队创新性地运用DFT计算,在B3LYP-D3/def2-SVP理论水平上精确分析了蔗糖等分子的氢键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蔗糖分子中密集的羟基能形成比纯水更强的氢键网络(键能达25-30 kJ/mol),构建出稳定的动态水合壳,有效阻碍冰晶生长。
实验验证显示,12%蔗糖溶液处理的凝结芽孢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18°C至-80°C冻存条件下存活率提升3倍。研究团队进一步优化了梯度降温程序:-18°C阶段形成的较小冰晶能减少机械损伤,而快速转移至-80°C则有效抑制了冰晶重结晶现象。这种两步冷冻法已成功应用于俄罗斯工业微生物保藏中心,菌种存活率显著提高,未来有望拓展至干细胞和疫苗的低温保存领域。
这是首次将DFT电子密度分析应用于冷冻保护剂筛选。论文通讯作者Michael Nosonovsky教授指出,“DFT计算就像低温生物学的GPS导航,它能让我们在复杂的分子相互作用迷宫中,快速定位最优的冷冻保护路线。”
专家认为,这项发表在《Cryobiology》的研究为冷冻保护机制研究领域增添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具有里程碑意义。DFT理论的应用将加速低毒高效保护剂的开发,未来有望拓展至干细胞、疫苗等高价值生物材料的低温保存领域。随着计算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该技术或将成为生物样本长期保存的核心技术。
最新动态
近日,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联合攻关的"人类卵巢组织超低温冻融、激活和移植新技术"荣获2025年度山东制冷空调科学技术奖。这项突破性技术为女性生育力保存开辟全新路径,标志着我国在生殖医学与低温生物医学交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跨越。
5月19日,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中文研修班代表团赴银丰生物集团-低温医学研究中心展厅参观考察。来自多国的政府官员深入了解了银丰在低温生物医学、细胞存储、基因科技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与代表团就技术转化与国际合作展开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探索低温奥秘·筑梦未来时光 ——银丰生命延续计划基地探访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5月17日上午,一场聚焦生命科学与低温医学的深度探索之旅在济南银丰生物科技园圆满落幕。通过这场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探访活动,会员朋友不仅 实地了解科研基地 ,更通过超低温冷疗体验、脑电信号采集系统体验、专家座谈等环节, 参与感受低温科技及生命科学赋予生命的无限可能。
银丰低温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刚教授入选2024全球前0.05%顶尖学者榜单
国际学术平台ScholarGPS近期公布了全球各学科领域0.05%顶尖学者终身(Highly Ranked Scholar - Lifetime)榜单和近五年(Highly Ranked Scholar - Prior 5 Years)榜单。两个榜单中,入选的中国学者既有各类国家级人才等,也有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及潜心学术研究的资深学者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前沿局先导项目专家、银丰低温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刚教授在低温保存细分领域成功跻身全球前0.05%的顶尖学者行列。
开启“空中生命线”,银丰低温医学团队参与中法空中紧急医学救援培训
2025年1月,银丰低温医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到“中法空中紧急医学救援培训”中,并获得资格证书。这意味着团队在国际紧急医学救援领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