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banner
2
生命延续计划科研技术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
1

低温保存技术加持,新移植技术使捐赠者的心脏在体外重新跳动

发布时间:

2025-08-04

美国两家顶尖医学机构近日宣布,在心脏移植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创新的低温保存技术,体外心脏复苏系统,成功实现心脏移植,为缓解儿童及成人器官短缺问题提供了新方案。这两项突破性成果已发表于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并有望改变传统移植伦理争议。

体外复苏系统:破解儿童移植难题​

美国杜克大学的儿科心脏外科医生Joseph Turek(约瑟夫·图雷克)团队针对儿童供体心脏短缺问题,设计了一套体外复苏系统。该技术通过连接主动脉的导管向心脏泵入含氧血液,模拟体内循环环境,使心脏在手术台上短暂恢复功能。团队首先在猪仔模型中验证安全性,随后完成全球首例1个月大婴儿心脏移植——这颗停跳5分钟的心脏经体外复苏后,被植入3个月大患儿体内,术后3个月仍功能良好。

“传统方法需昂贵设备且不适用于婴幼儿,而我们的系统仅需基础医疗设施。”项目负责人图雷克指出,该技术每年或可为美国新增100例儿童心脏移植机会,并为成人提供低成本替代方案。

 

低温灌注技术:让停跳心脏“休眠”后复苏​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团队开发的低温保存技术,通过向供体心脏注入特制的富含营养的低温保存液,使心脏在体外进入“休眠”状态,系统更为简化。该混合液包含红细胞、电解质及维生素等成分,能有效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氧损伤。手术团队在取出心脏前完成灌注,随后将心脏迅速转运至受体,全程无需依赖昂贵设备或复杂的机器灌注系统。

该手术在最初3名接受移植的成年人身上取得了成功。这3人的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术后6个月心脏功能正常,未出现排异反应。此后研究团队又为20名患者实施了该手术,结果均令人满意。

 

​伦理与需求的双重突破​

目前美国约43%的器官捐赠者属于循环系统死亡,但此类心脏因伦理争议和保存技术限制利用率不足20%。传统复苏手段需在体内电击除颤,可能引发脑血流恢复的伦理争议;而机器灌注设备单价超10万美元,且无法用于体重低于40公斤的儿童。

纽约大学移植伦理专家布伦丹·帕伦特评价称:“这两项技术通过规避争议性操作,显著扩大了可用供体池。”专家呼吁扩大临床试验规模,以验证长期效果。
随着技术推广,全球数万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或将迎来新希望。美联社报道称,相关机构正计划进一步优化流程,推动低温保存成为心脏移植的标准方案。

最新动态

【共探生命意义与科技前沿】银丰生命延续计划会员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圆满举行

为深化生命教育实践,感悟生命规律与科技价值,2025年7月26日,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济南市第二殡仪馆、济南市幸福益工社工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生命·重生·收获”主题生命教育实践活动成功举行。活动吸引了生命教育领域专家、生命延续计划会员、“爱·莲说”生命教育志愿服务队成员及社工代表积极参与。

我院卵巢组织超低温冻融技术获山东制冷空调科学技术奖

近日,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联合攻关的"人类卵巢组织超低温冻融、激活和移植新技术"荣获2025年度山东制冷空调科学技术奖。这项突破性技术为女性生育力保存开辟全新路径,标志着我国在生殖医学与低温生物医学交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跨越。

发展中国家官员研修班参访银丰生物,共探生命科技前沿

5月19日,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中文研修班代表团赴银丰生物集团-低温医学研究中心展厅参观考察。来自多国的政府官员深入了解了银丰在低温生物医学、细胞存储、基因科技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与代表团就技术转化与国际合作展开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探索低温奥秘·筑梦未来时光 ——银丰生命延续计划基地探访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5月17日上午,一场聚焦生命科学与低温医学的深度探索之旅在济南银丰生物科技园圆满落幕。通过这场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探访活动,会员朋友不仅 实地了解科研基地 ,更通过超低温冷疗体验、脑电信号采集系统体验、专家座谈等环节, 参与感受低温科技及生命科学赋予生命的无限可能。

银丰低温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刚教授入选2024全球前0.05%顶尖学者榜单

国际学术平台ScholarGPS近期公布了全球各学科领域0.05%顶尖学者终身(Highly Ranked Scholar - Lifetime)榜单和近五年(Highly Ranked Scholar - Prior 5 Years)榜单。两个榜单中,入选的中国学者既有各类国家级人才等,也有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及潜心学术研究的资深学者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前沿局先导项目专家、银丰低温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刚教授在低温保存细分领域成功跻身全球前0.05%的顶尖学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