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清华团队新技术实现组织器官“无损透视”
发布时间:
2025-09-12
近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发表突破性成果,提出名为VIVIT(Visualizing Intact Volumetric Tissues)的玻璃态组织透明化技术。该技术首次在低温环境下将生物组织整体转化为“玻璃态”,在无损、无形变的前提下完整呈现离体组织三维结构,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突破性的微观观测工具。
传统生物组织三维成像依赖“切片-成像-拼接”技术,但切片易导致结构错位、空间断层及信号损耗;组织透明化技术虽避免切片,却存在膨胀/收缩变形、荧光信号衰减、冰晶损伤等问题,限制成像精度与样本保存能力。

VIVIT技术的核心在于“玻璃态转化”。团队自主研发高折射率离子液体,通过优化分子微环境,在-20°C至4°C的低温条件下将生物组织整体转化为兼具光学通透性与物理稳定性的“玻璃态”。实验显示,经VIVIT处理的组织形变率低于1%,即使是结构精密的脑组织,其神经突触等亚细胞级结构仍能清晰分辨,突破了传统透明化技术“透明但易变形”的局限。
技术突破不仅体现在成像清晰度,更包括样本保存与实用性提升。通过调控离子液体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VIVIT将荧光标记信号强度增强至原始水平的2至30倍,使微弱标记得以显现;玻璃态的物理特性彻底解决冷冻保存难题——处理后的组织可在-80°C长期保存,避免冰晶形成的机械损伤,实现“结构无损的冷冻保存”。此外,VIVIT支持多轮免疫染色与连续成像,科研人员可在同一组织中依次识别多个分子靶点,获得从单细胞到全器官的多尺度空间信息;结合团队自研三维重建算法TARRS,还能实现连续切片图像的高精度拼接,构建跨尺度三维生物图谱。
目前,VIVIT技术已构建从样本处理、多模态染色到三维重建的完整流程,可应用于脑科学、发育生物学、肿瘤研究等领域。例如,在脑组织研究中,其可清晰呈现神经元突触连接模式,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研究提供精准结构数据;在肿瘤研究中,能保留肿瘤微环境中血管、免疫细胞的完整空间分布,助力解析肿瘤侵袭与转移的三维动态过程。
未来,团队将持续优化技术普适性,拓展其在植物组织、临床病理样本中的应用,并推动与冷冻电镜、超分辨显微镜等技术融合,为精准医疗、智能诊断等提供关键支撑。这项原创成果正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注入新动能。
上一条
上一条
最新动态
聚焦《Frigid Zone Medicine》: 银丰低温医学团队发表低温保存重要综述文章
本次综述的系统发布,不仅提升了冷冻保存样本活力评估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也为后续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指明了方向,有望加速低温医学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进程。
【共探生命意义与科技前沿】银丰生命延续计划会员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圆满举行
为深化生命教育实践,感悟生命规律与科技价值,2025年7月26日,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济南市第二殡仪馆、济南市幸福益工社工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生命·重生·收获”主题生命教育实践活动成功举行。活动吸引了生命教育领域专家、生命延续计划会员、“爱·莲说”生命教育志愿服务队成员及社工代表积极参与。
近日,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联合攻关的"人类卵巢组织超低温冻融、激活和移植新技术"荣获2025年度山东制冷空调科学技术奖。这项突破性技术为女性生育力保存开辟全新路径,标志着我国在生殖医学与低温生物医学交叉领域实现重大技术跨越。
5月19日,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中文研修班代表团赴银丰生物集团-低温医学研究中心展厅参观考察。来自多国的政府官员深入了解了银丰在低温生物医学、细胞存储、基因科技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与代表团就技术转化与国际合作展开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探索低温奥秘·筑梦未来时光 ——银丰生命延续计划基地探访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5月17日上午,一场聚焦生命科学与低温医学的深度探索之旅在济南银丰生物科技园圆满落幕。通过这场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探访活动,会员朋友不仅 实地了解科研基地 ,更通过超低温冷疗体验、脑电信号采集系统体验、专家座谈等环节, 参与感受低温科技及生命科学赋予生命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