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丰生命延续计划
YINFENG LIFE EXTENSION PROGRAM
《三体》《流浪地球2》中的人类冬眠技术有望实现吗?
发布时间:
2023-07-28 14:57
来源:
《流浪地球2》火了,而提到流浪地球,又不得不@一下《三体》这部荣获雨果奖的作品。
前不久,电视剧《三体》代表中国科幻走出了国门,仅仅几个月时间就在IMDB上获得了8.0的高分,我们不得不说,《三体》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它不仅在技术方面展现出了高水准的一面,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中多次提及人类利用“冬眠”等技术来应对未来外星文明的进攻和探索宇宙奥秘。
一、科幻作品中的冬眠技术
当星际旅行成为可能,冬眠机也许就成为了宇宙飞船上的标准配置,这也为漫长的星际探索载人任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科幻作品中对于冬眠技术的描述,大多数是将宇航员进行休眠降温,各种传感器将连接到他的身体,便于监控他们身体状况,并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吸收肠外营养物质(TPN),这些液体营养包含维持人体正常运行的所有必需营养物质。此外,一根导管将插入尿道用于排尿。由于未消耗任何固体食物,人体消化系统将处于不活动状态。电磁肌肉刺激将保护人体关键肌肉组织,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症等。
二、现实中低温生物医学技术的应用
人体作为高度进化的恒温动物,真的可以实现休眠吗?这个疑问已经通过低温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解答。医学研究领域引入低温休眠,用于治疗新生儿脑病、大脑外伤、脊髓损伤。降低患者体温有助于减少血流不足状态下的身体组织缺血性损伤。迄今为止,医学诱导性降低体温仅用于重危患者护理。
在外科临床手术操作中也会利用人体休眠开展关键器官移植以及危急手术,在手术执行过程中,用预冷的生理盐水和多种措施将人体体温降低到18℃甚至更低(如10℃及以下),使患者进入休眠状态。这时患者基本上没有脉搏、血压和脑电波。这样的好处是降低机体组织器官的代谢率,达到更好的手术条件,大大的提高各种意外伤害的医治能力,其中类似车祸伤害的预计能提高90%救活率,尤其在器官移植领域已取得较大范围应用。
人体休眠暂时还只是在医疗机构里用于各种危重病人的治疗,而为了减缓代谢、延长寿命的无损伤休眠,或许才是太空旅行新的希望。美国马萨诸塞州中心医院的研究人员在2008年3月出版的《麻醉学》中宣称,他们使用的一种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能够中断老鼠的新陈代谢,休眠几分钟之后的老鼠苏醒时没有表现出任何副作用。
人体因具有完整的体温调节机制而对低温产生强烈的应激,因此,想要实现休眠必然需要在生物医学更深入的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借助外部设备才能实现。并且休眠状态只是减缓或降低了身体的代谢,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运行依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维持。长时间的休眠会导致身体的肌肉和诸多内脏产生萎缩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综合这些因素来讲,现在的休眠技术还不够成熟,想要依靠人体低温休眠进行星际旅行只能属于科学幻想。
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低温休眠的热情,相信随着低温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体低温休眠也会成为现实,宇宙间的旅行也会由科幻成为现实。
分享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