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乃成功之母!世界首例猪心脏人体移植经验,让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发布时间:
2023-08-04
全球首例移植猪心脏者死亡,让人无比惋惜,人们对于其死亡原因也充满了疑问。据马里兰大学网站6月30日报道,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一项研究,揭示了世界首例转基因猪心脏移植失败的可能原因。
首例猪心脏移植患者2个月后死亡,《柳叶刀》公布失败原因。
这一开创性手术由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UMSOM)的医生和科学家于2022年1月施行,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去年1月,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医师进行了世界首例转基因猪心脏移植手术,一名57岁的马里兰州男子接受“基因编辑猪心脏移植手术”。在移植后的最初几周内,男子没有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迹象。但在移植发生的2个月后,男子突然因心力衰竭离世。
手术后的大卫·贝内特(右)
从那以后,移植手术团队就对手术后患者心力衰竭的原因进行研究。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外科学教授、心脏异种移植项目主任穆罕默德·毛希丁、猪心脏移植手术医生巴特利·格里菲思是该项目的主要研究者。
据《柳叶刀》发布的这项新研究证实,可能有多种原因叠加导致了患者的心力衰竭。
首先,患者在移植前健康状况不佳,导致他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这也限制了移植临床前研究中使用的有效抗排斥方案的使用。研究人员发现,患者的器官可能更容易受到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的排斥。
然后,患者在移植后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一种含有抗体的药物)也可能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在移植后的第二个月,患者接受了两次注射,以帮助预防感染,也可能引发对猪心脏的免疫反应。
最后,这项新研究认为,猪心脏中可能存在一种名为猪巨细胞病毒(PCMV)的潜伏病毒,这可能导致移植功能障碍。在患者减少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使用后,病毒可能被激活,可能引发了导致细胞损伤的炎症反应。然而,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感染了患者或扩散到心脏以外的器官。
格里菲思表示:“我们希望下一位患者不仅能够通过移植存活更长时间,而且能够恢复正常生活数月甚至数年。
全球移植器官严重短缺,技术攻坚亟待突破。
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手术尽管最后以失败结束,然而失败乃成功之母!即便如此,这也是医学科技迈出的巨大一步,从中吸取到的宝贵经验教训,将更好地为未来的异种器官移植提供信息和依据,打开了人们对各类器官移植的遐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心脏外科专家赵强教授称,心脏移植从手术技术上来说,基本没有任何难度,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手术后一年的存活率高达95%。但却面临着移植器官短缺的困境。因此,科学家们将视线转向了动物器官。相关报道显示,除了心脏,视网膜、肾、肝、肺以及猪血、心脏瓣膜、胰腺等器官和组织的移植都在研究中,其中心脏瓣膜的移植已经较为成熟。全球猪、牛瓣膜移植到人的临床应用案例可按百万计。
“当然,移植技术发展的顶峰,以心脏移植为例,还是用患者自身的细胞通过实验室培养制造出一个人造的、有血有肉的心脏,这样的心脏从伦理上、理论上、技术上来说都是完美的供体。从基因组学和免疫技术上来说,我国紧跟国际前沿,也在不懈探索。”赵强教授说。
银丰低温医学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展组织工程材料研究及3D生物打印研究,以胎盘、脐带等为原料,采用脱细胞、冷冻干燥、液氮研磨、酶处理等方法形成多种类型不同形态的组织工程基质材料,同时利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组织工程材料制备成生物墨水,通过3D打印方式实现快速、精准、定制化的填充软组织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我们期待相关技术早日取得突破,并有望实现真正挽救生命的创新技术,守护人类健康。
最新动态
“央媒看济南—走进济南民营经济”主题宣传活动 在银丰生物科技园举行
8月23日,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中国经济周刊共同开展的“央媒看济南——走进济南民营经济”主题宣传活动在银丰生物科技园顺利启动。启动仪式现场,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孟学峰、高新区管委会发改科经部副部长杨晓华、中国经济周刊环京区域主任刘磊、银丰生物集团副总裁陈守林出席并致辞,仪式由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燕军主持。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成员张连波、济南中正金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迎军以及十余家媒体代表参加活动,共同见证启幕。
银丰低温携手安徽医科大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获得国家教育部验收并授牌
由安徽医科大学主导,银丰低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参与的“生命资源保存与人工器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得国家教育部验收并授牌。银丰低温公司作为该中心项目转化四大平台之一,负责“生物基质材料低温保存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
2023年3月28 日,国际生命延续研究联盟启动大会在山东济南隆重举行。“国际生命延续研究联盟”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发起,联合来自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等13 家从事低温生物医学领域的国际科研机构共同筹建,并通过线上及线下的形式悉数亮相本次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