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
1

重磅!银丰低温医学专委会主委赵刚教授再发文章 《先进的低温保存工程策略—利用干细胞产品的关键步骤》

2023/09/08

低温保存被称为凝固时光的技术,通过将生物材料(如细胞、组织、器官)在添加低温保护剂的情况下冷却至低温(一般为-196℃液氮保存),待需要时再将其以有效的方式复温至正常温度(37℃),此时生物样品仍可恢复并保持其活性。

重磅!我专委会主委赵刚教授联合发表重要文章 ——《细胞低温保存原理与进展》

2023/07/21

近年来,低温生物医学这一冷门的学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吸引越来越多科学家投身其中。其中,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是整个人体的低温保存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并逐渐应用于临床。

Science最新封面文章:活性器官低温冷冻后复苏

2023/07/14

2023年6月30日,科学杂志刊登了Warren Cornwall的《Frozen in time》一文,详细介绍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UMN)John Bischof教授团队首次将玻璃化保存-纳米加热复温的大鼠肾脏成功移植。作为在组织器官深低温保存领域最激动人心的研究,该文成功登上了《科学》第 380 卷第 6652 期的封面文章。

2023-09-08

重磅!银丰低温医学专委会主委赵刚教授再发文章 《先进的低温保存工程策略—利用干细胞产品的关键步骤》

低温保存被称为凝固时光的技术,通过将生物材料(如细胞、组织、器官)在添加低温保护剂的情况下冷却至低温(一般为-196℃液氮保存),待需要时再将其以有效的方式复温至正常温度(37℃),此时生物样品仍可恢复并保持其活性。

2023-09-01

突破!美国将猪肾移植到人身上,目前存活超过一个月

众所周知,器官移植作为诸多终末期器官疾病的最后治疗手段,长期处于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器官捐赠)的客观情况。因此,诸多科研团队也把突破的希望放在异种移植领域——尝试着让猪心、猪肾和猪肝在人体中发挥作用。

2023-08-25

类脊髓组织移植有助瘫痪大鼠恢复运动功能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戴建武和青年研究员赵燕南等在人脊髓组织体外制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脊髓组织移植后有助于瘫痪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3-08-25

现实版“阿凡达”来了!科学家造出芯片人体器官

在医学研究的实验室里,我们经常会见到小白鼠、兔子或青蛙等小动物,它们作为动物模型成为实验、试药甚至是解剖对象,为人类的医学研究付出巨大牺牲。

2023-08-23

走出科幻:人体4S店,让器官修复成为可能

当汽车行驶到了一定的里程数,我们需要到4S店给汽车做保养,以此来让汽车保持在一个安全的使用状态。人其实和汽车相似,人体在运行过程中也需要养护,再生医学“人体4S店”,将通过先进的再生医学技术,实现“哪里不好修哪里”的目标。

2023-08-23

人体低温保存:问鼎低温医学的“珠穆朗玛峰”

20世纪知名作家博尔赫斯曾说,人类的生存实质是一次次的死亡体验,“死亡使人们变得聪明而忧伤”。所以,在人类史上,人们不断突破自身,挑战着科技的边界,医学的顶峰,人类生命的长度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延展着。

2023-08-18

新突破!皮肤低温保存新探索,助力低温研究新进展

人体是由细胞以及复杂组织器官组成的有机生命体。当机体内组织器官出现损伤或丧失原有功能时,组织器官移植术可以将自体或其他个体组织器官的一部分植入代替损伤或失去功能的部分。当前,组织和器官移植术与相关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对复杂组织器官的高质量保存提出了迫切需求。

2023-08-18

12岁男孩在车祸中被撞“断头” 重新接回后已可自行行走

据《每日邮报》《以色列日报》7月14日报道,来自巴勒斯坦的12岁男孩苏莱曼·哈桑,在一场车祸中被撞“断头”,他的头骨底部和脊柱顶部分离,但皮肤仍然连接。一群以色列医生经过高难度手术重新接上了他的头部。手术1个月后,这名男孩已经能自主行走。